今年以来,郑州、沈阳、兰州、宁德等城市明确不再实施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指导,即取消销售限价。多地取消新建商品住房的销售价格指导政策,意味着开发企业自主定价的空间更大,房地产市场将逐步走向高度市场化,这将如何影响房地产市场以及购房者?本期地产周刊聚焦楼市取消指导价,促进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夏金彪
近日,甘肃的天水、白银相继发布通知,取消对新建商品住房价格备案,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天水方面同时表示,“销售价格由开发企业按照市场销售情况适时调整”。除了甘肃的天水、白银之外,沈阳、兰州、郑州、宁德等多个城市也宣布,不再实施新建商品房销售价格指导,即取消销售限价。此外,阳江、珠海、芜湖等多个城市优化了限价政策,如缩短备案价格调整时间间隔、取消楼层差价限制等。事实上,在新建商品住房的限价政策调整之前,二手房的限价政策已经开始调整。
新房和二手房的限价政策是在房地产过热时期推出的,最早可以追溯到2010年,当时的限价政策主要限制的是新房备案价过高,被称为“限涨令”。由于新房和二手房之间存在联动效应,新房限价后,如果二手房价格远高于新房,可能会造成市场预期的混乱,导致投机行为增多。随后,各地政府开始对二手房实施“限涨令”,稳定市场预期,避免市场过热。
此轮房地产调整让一些地方面临房地产行业下行的压力,限价政策开始由此前限制房价过快上涨转向限制房价过快下跌。2021年8月,湖南岳阳成为第一个祭出“限跌令”的城市,规定商品房销售的实际成交价格不得低于备案价格的85%。随后,包括江苏江阴、唐山、沈阳、菏泽、昆明、惠州、桂林等城市也发布了类似的“限跌令”政策。
应该说,新房和二手房的限价政策对稳定房地产市场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限价政策抑制了房地产市场的投机炒作,遏制了房价的过快上涨或下跌,有助于防范金融风险。不过,需要指出的是,限价政策在短期内可能对抑制房价的过快上涨或下跌有一定的效果,但长期来看可能会影响市场机制发挥积极作用,扭曲市场的供需关系,导致房价信号失真,影响购房者的预期,干扰房企的正常销售。特别是在房地产市场的下行阶段,“限跌令”限制了房企通过降价促销来回笼资金,加大资金链紧张房企的财务风险,进一步加剧房地产市场的流动性危机,影响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目前,一些地方取消“限跌令”可以让房企根据市场状况自主调整房价,通过降价促销快速回笼资金,缓解资金压力,从而增加市场的流动性。对于房企来说,取消“限跌令”意味着更大的自主权和更少的政策约束,有助于提振房企的信心,促进其根据市场变化灵活调整经营策略。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取消“限跌令”可以给房地产市场带来一些积极影响,但也可能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如房价短期内的大幅波动可能会影响市场稳定。因此,地方政府还需根据自身的房地产市场状况,优化调整限价政策,保障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随着我国不断完善“市场+保障”的住房供应体系,政府将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以保障中低收入群众的住房需求。同时,市场机制将在满足居民多样化住房需求中发挥更大作用,让商品房回归市场,通过商品房市场来满足不同收入层次人群的个性化住房需求。房地产限价等行政手段有望逐步退出市场,代之以市场化、法治化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