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位影视人的职业自白,做影视,你后悔了吗?

每一个进入职场的人都会被问到一个问题——“你有什么职业规划?”

不管你的回答是什么,职业生涯内,我们都会面对很多次的“求职时刻”。毕竟,当今时代,很少会有人就一个工作付出一生的时间。


▲图片来源于网络
拿影视行业来说,你可以从助理导演、副导演做到导演,也可以从编剧、摄影师转型到导演,只有你有才华,甚至是人脉资源,职业选择任你挑。但也有一些“职场社畜”,默默奋斗在行业底层,尽管对行业抱有最深切的热爱,却会因赤裸现实,甚至是不可抗的行业变动选择转行离开,他们共同组成了这个行业最真实的职场生态。

从他们身上,我们或许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

跟老师、混剧组...影视人入行第一课

2006年,陈明高中毕业。一直怀有导演梦想的他,毅然决定报考北京电影学院。虽然家里一直持反对态度,但面对陈明的坚持,他们最终还是选择了支持。经过长时间的认真准备,陈明也如愿被学校录取。

这一年,赵伟从北电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毕业。在校期间,他就经常帮老师处理一些剧本工作。毕业后,由于没有顺利找到工作,他干脆做了老师的助理编剧,帮老师做做PPT,写写剧情梗概,有机会也会上手写一些电影剧本。有一次,赵伟参与了一个还不错的院线大项目,贡献了很多优秀的剧本创意,老师把他的名字也附在策划名单中,赵伟别提有多高兴了。后来,这部电影在市场中取得了不错成绩,以新人面孔出现的赵伟在编剧圈开始小有名气。


▲图片来源于网络
时间转瞬即逝,陈明也到了毕业的时候。虽然学的是导演专业,但能不能坐上“导演椅”还需要自己的努力,尤其是对毫无背景人脉的“陈明们”来说。所以,毕业后的陈明决定先去剧组找找机会。在同学的介绍下,他在一个电影剧组做上了场记。虽然工作琐碎,但好在一直跟在导演身边,可以学到很多实地拍摄的知识。

跟陈明同一年进剧组的还有制片专业出身的李昂。没有相关人脉和制片经验的他也只能先从现场制片做起。刚进剧组时,李昂还认识了一个叫王洋的掌机师。不是科班出身,仅有高中学历,在混剧组之前,王洋其实是一个影楼摄影师。后来在朋友的介绍下才来到横店,用三年时间从摄影助理做到了现在的掌机师。未来,他说他还想要成为一个真正的摄影师。

辗转多个剧组后,陈明也算在各个剧组混了个脸熟。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个曾执导出2亿院线电影的导演听说他是导演专业出身,恰好剧组里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执行导演,就把这个机会给了他。后来,陈明又以执行导演、副导演等身份参与了这位导演的好几部作品,成了他的“御用导演”。时间来到2014年。这一年,流量盛行,青春片爆发,他们顺应时势,一同打造了一部青春爱情电影,拿下超5亿票房,成为当年电影市场的一大现象级之作。

周琳是这部电影背后的发行人员之一。从最初的文案策划到现在的发行,入行多年的她深切感受着市场的每一丝变化。即使有些变化有时候令她觉得难以理解,但她始终热爱着这个行业,并坚信永远不会离开。

眼见市场红利,选秀出身的Ada也在这一年被经纪公司确立了往流量艺人打造的方向。除了培养唱、跳能力,经纪公司还努力将其向演员方向推进,塑造多栖发展人设。后来,Ada拥有了自己的粉丝后援团,也算是成了一名真正的“流量艺人”。

朝五晚一、春节蹲守、流量更迭,

职场晋升背后的“不易”

2015年,资本热潮翻涌,中国电影行业迈入发展快车道。

在剧组混迹多年的李昂也从最初的现场制片爬到了制片主任的位子上,每天“朝五晚一”,负责剧组大小事务,忙得不可开交。不止是他,整个影视城都是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有时候一个场景甚至就挤着三四个剧组,摄影师都不敢轻易摇镜头,因为幅度一大可能就会穿帮。很多项目甚至还会因码不齐团队、没有场地而无法开机。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后来,李昂遇到了一个做制片人的机会,虽然对方是一个对电影创作一窍不通的煤老板,但却有着对电影行业的深沉热爱,最关键的,他能给李昂带来1个亿的项目资金。入行多年,这还是李昂第一次独立负责项目,而且还是这么大的盘子,一想到这里,李昂就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充满了希望。

正式拍摄时,李昂还把王洋找来,让他当上了摄影师。尽管这部电影最终只获得了5000万票房,但他们也凭借着这部院线电影代表作得到了更多创作机会。

在完成那部现象级之作后,陈明觉得是时候实现自己的导演梦想了。因此,他自编自导,拍摄了自己第一部处女作。虽然票房市场不太乐观,但电影还是在国内外几大电影节得到了业内关注,陈明也成为大家口中优秀青年导演的代表。这之后,很多影视公司也慕名前来,寻求项目合作。而在老师的提拔下,赵伟逐渐在编剧行业站稳脚跟。后来,他签约了一家影视公司,正式成为主编,开始独当一面。


▲图片来源于网络
行业爆发期,发行人员周琳也变得日常忙碌,几乎全年无休,项目不间断。2016年春节,为了盯着自家项目,她甚至都没有回老家过年,一直在影城蹲守。虽然有些心酸,但眼见项目的成长以及取得的成绩,周琳还是有着满满的自豪感。鉴于周琳一直以来的良好表现,公司提拔她成了项目经理。虽然不用事事跟进,但各种大小事务都要自己把关,包括发行计划的整体制定,周琳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在公司的包装下,Ada这几年也有着不错发展,各种拍戏、上节目,有一次,她还接到了一个电影女一号的角色。虽然通告不断,但她也清楚地感知到身为流量艺人的不确定性,在新人辈出、流量更迭的时代,自己究竟在观众面前还能维持多久的新鲜感都未可知。当然,她也尝试过从流量到实力派的转型,但这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

从主动到被动,行业波动背后的人员流动

转眼来到2018年,高价片酬、税务风波、资本退潮等事件的爆发,让原本平静的影视行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寒冬时刻,整个行业迎来洗牌。

寒冬之下,很多影视公司因为接不到项目开始裁员,甚至直接破产、倒闭。周琳所在的项目团队则直接被解散。突如其来的失业让周琳开始反思过去。实际上,这场风波已经让很多同行转行离开。在朋友的劝说下,也为了顾及家庭生活,原本坚持要为电影行业献身的周琳最后转行到了保险行业,当起了销售员。体验了一番之后,她觉得其实没有什么不一样,都是工作而已,甚至自己打趣地想,早知道多干几年再来干保险,明显客户资源不够啊。


▲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剧赵伟虽然没有被波及,但公司项目量的减少也明显让他感觉到了行业的下行。其实,尽管坐上了主编的位子,赵伟并没有感觉到真正的创作自由。从投资人到制片人,甚至是演员,谁都可以对他的剧本“指手画脚”,而他自己却很少有话语权。他也曾为自己的剧本据理力争,但往往以失败告终,有时候,制片人还直接将他的剧本转交给其它的小编剧进行修改。这让他时常怀疑自己身为编剧的价值到底在哪里。后来,他主动离职,开始做自媒体,虽然收入微薄,但总算可以随心所欲地进行创作。

由于一直没有抗打的作品出现,Ada逐渐被“后起之秀们”超越,淡出了观众视野。偶然间,她开始玩起了短视频,并意外走红,现在的她凭借着自己的表演经验,固定在平台进行情景故事的内容产出,偶尔接接植入广告,卖卖货,生活也算是过得滋润。

2019年年底,一场疫情席卷国内。刚刚从寒冬中走出的电影行业转身又掉进了冰河世纪。电影撤档、影院关门、剧组停滞,整个行业被按下了暂停键。


▲图片来源于网络
由于拍摄暂停、项目停摆,制片人李昂被困在家里,无法复工。无奈的他充分发挥自己“忽悠”本领,在朋友圈干起了微商,卖口罩,卖零食,甚至还帮影城的朋友卖囤积货品。摄影师王洋则在老家干起了外卖骑手,虽然出门在外有些危险,但毕竟是紧缺行业,花呗、信用卡也还是要还的。随着国内疫情的逐渐明朗化,各大影视城逐渐开放,但由于一直没有接到项目,李昂和王洋还都没有复工。等到形势好转,他们说还依然想回到想念中的电影行业。

导演陈明正赶上项目筹备期,疫情的来临阻断了项目进展。本就找投资困难,现在更是进入了死胡同。前几天,他还报名了某电影节的创投,考虑到平台寻找投资机会,如今的形势,电影节能否正常举办还是未知。最近,陈明在北京开起了滴滴出租,跟乘客聊聊天,激发一下创作灵感,说不定还能拉到投资人呢,他想。

直到现在,中国,甚至全球电影行业依然没有迈上正常轨道,所有人都在盼望“解封”的那一天。我们也希望整个影视行业可以早日走出阴霾,重现昔日风采。 

相关产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