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境内外自贸区联动 构建全球供应链网络体系

本文为经济导报创刊75周年庆典暨一带一路经济开发与自贸园区联盟年会上,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曲建发表的主题演讲,演讲题目为:“推动境内外自贸区联动 构建全球供应链网络体系”,以下为本刊记者整理的演讲内容。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曲建

在“一带一路”上,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推动经济进步,我们都取得了非常辉煌的一个成绩。在过去的十多年里面,我们走入非洲、亚洲和欧洲等地,帮助他们规划建设了一大批自由贸易区,海关特殊监管区。这些区域在规划过程之中,有一个中国经济特区尤为受到关注。在世界上非常著名的几个杂志里面,对全世界大规模经济特区进行排行,全世界一共建了4300个经济特区,排在第一位的是中国的深圳经济特区。由于深圳经济特区在全世界的经济特区体系里面受到了高度的关注,因此世界上“一带一路”的国家,包括一些发达经济体,都对深圳这个综合性的经济特区如何取得成功给予了高度的关注。

经济特区按照类别上来讲,分成两个大的类别,一个类别叫综合型经济特区,如深圳经济特区;另一个是专业型经济特区,今天的自贸区就是这样的一个体系。若干个专业性的经济特区组建起来,构建起一个综合性的经济特区。在过去的40年里面,中国通过构建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园区、海关特殊监管区、自由贸易区等各种类别的特殊功能的经济区,形成了中国整个产业园区发展的一套完整的体系。这套体系对于我们走向世界,推进我们国家的成功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

国际贸易摩擦加剧

我们的经济特区拥有超过了40年的发展历史。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和过去的40年所走过的历程相比,中国的经济特区、自由贸易区、产业园区面临着一系列外部形势的变化和内部动能的改变。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国际贸易摩擦正在加剧。其实,国际贸易的第一次摩擦是在80年代,当时美国与日本之间有一次非常剧烈的贸易摩擦。那为什么从80年代到90年代、从亚洲四小龙到如今,我们内陆地区都在与一些国家和地区产生一些不必要的贸易摩擦呢?因为二战以后,国际贸易结算体系的设计出现了比较大的问题,谁做终端时间一长,谁就会成为贸易打击的对象。如今,我们承接了过去亚洲四小龙转移过来的一些产业,自然而然地就决定了,我们有可能会成为下一阶段贸易摩擦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当年的日本就采取了把一部分加工组装环节搬迁出去,通过自贸区体系到对方的国家完成当地的制作,这样可以把Made In Japan(日本制造)这样的一个贸易摩擦的点转移到其他的国家和地区。同样的道理,任何一个其他的国别体都会想到能不能把一部分的终端制造类的产品转移出去。

如今中美之间出现的贸易摩擦和贸易纠纷,实质上从美方来看,主要是我们和美国存在比较大的贸易顺差。从当前这些数据运行来看,美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摩擦和贸易逆差都没有减弱,反而还在增加。同样,中国跟美国之间的贸易顺差额,这些年来也在上升。很显然,这些就像一个学生交成绩单一样,没有解决问题。再看FDI外商直接投资的数据,疫情前中方吸引的外资是1,400亿,美方吸引的是2,500亿。2020年一场疫情后,中方吸引的外资1,630个亿,美方腰斩1,340个亿。这些数据证明了一点就是美方到目前为止,整个贸易体系所产生的摩擦希望达到的目的还没有实现。因此,我们可以预计到从贸易的摩擦点开始,向产业的摩擦点、技术的摩擦点,甚至其他领域的摩擦点进行延伸。因为美方希望的是美国与日本的经济走势线能够在中国展示出来。但是,很显然目前中国的线完全没有达到美方所期望走出来的这种趋势,可以预计将来的供应链的危机问题,供应链的冲击问题还会进一步加强。

建立BCM体系降低风险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通过自贸联盟建立起一套全球稳定运行的供应链体系。我们都了解一个单词,QC(quality check,全面质量管理),但是许多人都没有接受BCM(Business Continuity Management,业务连续性管理)这套体系。这套体系早在八九十年代就开始已经在全球范围内陆陆续续建立起来。如今这一套BCM体系、国家的BCM体系、城市的BCM体系、自贸区的BCM体系都要陆陆续续建立起来,要保证供应链整体的正常连续的一个运作。这套体系对自贸园区的联盟来讲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我们联动自贸区的数量、区域分布的数量越多,我们的供应商数量越大,风险也会越低。相反,如果我们没有联盟,一个自贸区形成了几家企业,没有形成联盟,没有形成体系,我们就将面临着高风险。因此,在未来这个自贸区联盟可以搭建起我们国家从单循环向双循环战略转型的这个体系。过去我们主要是一个外贸的出口与进口,大进大出;今后我们是两个体系,既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

自贸区在中文叫自贸区,在英文里面有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叫FTA(Free Trade Area),一个叫FTZ(Free Trade Zone)。目前的自贸区联盟是FTZ体系,是国内一个关系区内单独画出来的地区。如果FTA与FTA、FTA与FTZ、FTZ与FTZ之间相互联动起来,大循环、双循环的这套体系也就形成了。由此可以看得出来,我们自贸区未来的联盟将集中在中国新发展格局的2.0版本,它不是一个过去的1.0版本。2.0版本的核心点从过去的海外接单、沿海加工、国际市场销售的模式转变为接单服务、内地加工、内外两个市场进行运行。

从目前中国企业的运行情况上来看,特别是内陆地区的企业,我们综合开发研究院是把全国的所有企业动态的数据把控在我们单位,我们看出有两个地区的企业正在悄然进行着空间上的优化布局。一方面向其他地区布点,包括国内的、省内的;另一方面,他们已经开始向其他的国家进行布点。我们发现,在疫情期间,当疫情爆发点在中国的时候,我们的供应链停下来,但是我们可以把单转入到其他国家。现在其他国家的爆发点出现后,这些单又回调回中国内地的市场,通过这样的两列并行的运行规则,使得我们躲过了或者说控制了一部分疫情所带来的问题。

自贸区联盟的继承与突破

目前谈到的自贸区联盟,其实从产业的内容上来看,既有继承的含义,也有突破的含义。40年前,改革开放的前辈创造了一个概念叫来料加工,让境外的原材料、技术、资金到我们这里来加工组装出来的产品走出去。这一代自贸区人将会创造第二个概念,继承过去的来料加工的产业运行模式,按照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转变,实现带料加工。我们走到境外去,走到与中国内地与香港不同的关税区域以外,通过自贸区之间相互的联盟,完成中国原材料、中国技术、中国半成品到境外的加工组装。一方面可以变换制造原产地,减轻贸易的摩擦,另一方面我们可以重组产业结构,让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从过去的追求GDP经济增长的方式向追求GNP一个新时代的经济增长模式进行转变。

而我们自贸区联盟内部的企业完成的就是从过去的来料加工变成未来的带料加工。按照我们的研究,世界上FTZ这类园区,它是分代际的,有第一代产业园、第二代类型的产业园,第三代类型的和第四代类型的。像深圳、香港,还有一些园区都将面临着从第三代园区开始向第四代园区转型升级;而有另外一些内陆地区的产业园区将从第一代园区进入到第二代园区。

第一代主要发挥的是当地劳动力的比较优势,第二代发挥的是资本比较优势,第三代发挥的是技术比较优势,第四代将集中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的差异点在于,如果一个产业靠单一学科支持经济的发展,这叫技术密集型;如果靠两个以上学科相互交叉支持产业的转型升级,这一类产业叫知识密集型。我相信深圳经济特区、香港特别行政区完全能够在自贸联盟的体系之中构建起中国走出去的全球供应链网络。到那时,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将走上一个新的台阶,我们所期待的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将会得到实现。 

相关产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