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筹丑闻不能阻断网络公益救助

近日,互联网公益众筹平台“水滴筹”线下推广人员地毯式“扫楼”,逐个病房引导患者发起筹款的视频被曝光,引发了公众广泛关注。最为令人诟病的是这些“筹款顾问”存在在募捐金额上随意填写,对求助者财产状况不加审核甚至故意隐瞒,且宣称在筹到钱后公司不会调查筹款去向的情况。这不禁令曾经参与者与潜在参与者心寒。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水滴筹成立三年多来,已累计为大病患者筹款达235亿元,爱心参与者过亿人,但水滴筹项目自身迄今并未盈利。公司如此“疯狂”地推(筹款顾问每单提成80元到150元)真正的原因,则是意在 “流量”,即让慈善筹款项目成为其“水滴保(2017年获保险经纪牌照,今年6月改名为水滴保险商城)”这一营利性业务的线下流量入口。因为大数据显示,捐赠者捐完款后自己购买健康险的概率较高。一句话归总,平台追逐流量惹的祸。
借助于网络平台(微信可能是目前最重要的网络募捐活动载体),对在网络上寻求帮助的群体提供募捐的新型社会募捐形式,这几年无论规模还是参与人数的确呈现明显的迅速递增趋势。但包括需要救助的患者家庭自身在内,这一网络互助众筹模式还是有太多人,尤其是三四五线小城市与农村群众并不熟悉。否则平台也没有理由要倒贴钱去追逐这个流量。而关于网络募捐的相应规定,目前还极少被清晰地提出。例如对申请发起募捐的慈善组织进行合法性验证,对相关求助信息的真实性进行必要审核等问题,虽然有《慈善法》等法律法规提出了宏观要求,但在实名制认证、取消资金池、设立调查机制、信息公开透明接受公众监督、设立追回机制等实操层面,尚无统一的平台管理标准。此刻因为管理者自利人属性以及捐赠者等外部捐赠主体无法有效监督等原因,使得管理者可能在慈善资源运用上出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导致因追求自身利益而过度使用慈善资源,造成资源浪费,水滴筹本次地推丑闻可谓典型。
因而,互联网公益救助经此一劫,需要的是如何规范和如何做得更好,而不应“不幸”被一棒子打死。换个角度来看,出现这种意外,也有捐赠者的责任。捐赠者将善款捐赠出去后,容易出于零收益和高监督成本的考虑,对管理者的监督较弱,从而催生了管理者的利益追逐。这种“根本不关心钱捐到哪里去”的想法不利于将好事做好、不利于将好事做完。公益募捐的积极意义,有必要从募捐主体、募捐资格、募捐形式、募捐信息公开等方面予以细化,尤其需要鼓励捐赠者及社会公众参与到对网络公益募捐项目的监督中来。而水滴筹等互联网公益救助平台对自身的定位,也不应仅仅是募捐信息发布者或募捐资源的分配者和控制者,同时应当有救助活动的监督者和管理者担当。否则很容易让网络救助募捐渠道沦为该网络平台提升社会影响力及自身知名度的手段,对网络救助的规范化则并无促进作用。
目前,另一种社会救助的模式互助的经验,或许可以供众筹模式借鉴。相对众筹的模式和制度设计,互助可能更公平、透明、可持续。互助平台一般委托第三方专业调查公司对案件严格审核。互助平台定期公开案件、互助金、管理费信息,接受公众监督。最为要紧的是,互助是成员间互惠互利,互助用户履行义务的同时享受权利,更具可持续性。而众筹是纯个人的单向公益捐赠。
作为一个成熟、理性的公益慈善活动参与者,在为水滴筹这样的负面新闻感到错愕的同时,可能更多的是替那些真正急需网络公益救助的病人及其能力有限的家属忧心。因为起码在最近一个时间段内,公益救助的热度会下降。无私出手、救助陌生,可谓大爱,善念、善举倘若被水滴筹这一丑闻拖累,可谓遗憾至深。 

相关产品

评论